集约送达畅通“一张网”

——甘肃法邮合作持续深入推进
马智勇2025-08-28来源:中国邮政报

  法律文书送达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一环,送达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能否正常审理与执行,更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。甘肃邮政立足集约送达业务,深化与法院的全方位合作,积极探索建立“司法辅助服务生态圈”。目前,甘肃邮政集约送达平台年服务人次近156万,助力司法服务提质增效,为全省法院“一张网”(一体化办案办公系统)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8月4日,因开庭时间紧迫,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人民法院需尽快向3名被告及1名第三人送达传票。为保证如期开庭,驻点法院的邮政工作人员耐心协查,最终将传票成功送达,其认真细致的服务受到法院工作人员的赞扬。

  据了解,目前甘肃全省法院上线集约送达中心111个,覆盖率达98%,集约平台推案率达83%。1月至7月,甘肃邮政法院项目收入增幅排名全国邮政第一。

  技术赋能提“速度”

  甘肃邮政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,不断提高送达精准性和及时性,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、便捷的诉讼服务。

  通过持续优化技术支撑体系,甘肃邮政不断推动服务模式升级。2022年,甘肃邮政通过整合资源,与28家法院合作开展电子送达,实现综合送达时限缩短两天以上。2024年4月,甘肃省邮政分公司与省高级人民法院签订《集约送达服务框架协议》。为强化抓手、落实合作协议,甘肃邮政在全省各级法院集约送达中心派驻118名驻点人员,优化复呼机制,着力提升接听率及电子送达成功率。

  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和优化,目前,甘肃邮政将电子送达成功率提升至86.2%,电子、邮寄两项综合送达时间从9天进一步压缩至7天。

  同时,甘肃邮政加大硬件设备投入,配备170名专业呼叫送达人员,搭建“一体化调度中心”,对全省14个市(州)法院送达任务实行实时监控、动态调配,针对偏远地区开通“邮政专递绿色通道”。通过智能调度、设备升级与人员扩容的“组合拳”,构建起覆盖全省105家法院的高效送达网络,确保异地文书48小时内送达签收,让邮政服务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  在全省法院“一张网”建设中,甘肃邮政还将加速技术攻坚,联合服务商升级平台智能调度功能,通过大数据分析当事人接收习惯(如接听时段、偏好送达方式),实现电子送达、语音呼叫、邮寄送达的智能分流,力争将综合送达时限从当前7天压缩至5天内,复杂案件文书送达效率提升30%以上。

  精细服务增“温度”

  在法邮合作中,甘肃邮政始终以“全力以赴、保障质效”的理念,将支持法院工作内化为“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服务”的自觉行动。

  甘肃省分公司领导带队定期走访省高院,开展座谈研讨。此外,还先后组织多轮培训,印制1000本集约送达操作服务手册,下发至各级法院庭室及驻点人员。邮政驻点人员不仅做好案件文书送达,还主动协助法官、书记员办理辅助事务。

  甘肃邮政聚焦当事人实际需求,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。针对老年人、残障人士等群体,在驻点服务中配备“爱心服务专员”,提供电话耐心引导、文书上门送达等个性化服务,解决其“不会用智能设备、往返法院不便”等难题。同时,优化呼叫沟通话术,组织话务人员开展“司法礼仪+共情沟通”专项培训,对当事人疑问实行“首问负责制”,确保“一次来电、全程跟进”。同时,甘肃邮政积极开展专人复呼服务,既提升了接听率及电子送达成功率,也提升了当事人的获得感。

  此外,甘肃邮政在一些网点开设“司法文书便民服务角”,为群众免费提供文书复印、签收指引等服务,让邮政服务更接地气、更暖人心。甘肃邮政还对多当事人案件实行“一案一费”收费标准,推动案均综合送达成本下降15%以上。

  深化合作拓“维度”

  目前,甘肃邮政与法院的合作已从基础送达向多元司法辅助延伸,基本构建起一套涵盖服务规范、操作标准、质量管控和信息技术支撑的较为完备的服务体系与管理框架,为司法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为进一步深化法邮合作,甘肃邮政制定“法院项目销号清单”,确保各环节责任到人、管控到位。在合作过程中,甘肃邮政强化“两法”应用,深挖法院寄递需求。今年上半年,兰州、酒泉、庆阳、甘南邮政先后实现了档案卷宗整理、编目、诉前引导等司法辅助服务的签约。

  7月11日,甘肃全省法院切换“一张网”,甘肃邮政作为全省法院集约送达唯一服务商,紧密衔接法院“一张网”上线,联合服务商强化平台运维与技术支撑;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每月与法院对接需求、优化流程。甘肃邮政还将进一步探索“送达+普法宣传”“线索收集辅助”等创新服务,推动数据共享与协同决策,让法邮合作从“单向服务”升级为“双向赋能”,为司法现代化提供全方位支撑。